生力军:党员业务骨干的作用
发布日期:2025-02-28 16:58:05供稿:马俊虎 编辑:曹香兰 审核:马丁援 发布:信息科18

  州人民医院作为全州唯一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承担着临夏州及周边地区的医疗救治任务,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于提升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和推动全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强化组织建设,夯实战斗堡垒。

院党委研究制定了《临夏州人民医院党建工作评价指标(试行)》,从约束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两个方面确定党建工作评价指标20条,细化《党建目标管理责任书》,确定了4个方面的21项具体任务,不断压实各党支部、各科室党建工作责任。在党员培养中注重“双培养”,注重把医疗专家、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等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医疗、教学、科研、管理骨干,推动医院党建工作与医疗业务的深度融合。实行科主任、党支部书记“一肩挑”,着力打造政治强、业务强“双强”科室,突破过去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的困局,将党的建设融入日常诊疗、人才培养、科研教学等各项业务中,为推动科室优化就诊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发挥生力军作用。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队,引导党员在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中走在前、作表率。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注重在临床一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自然灾害救治任务中考察选拔政治上靠得住、业务技术过硬的年轻干部,2019年以来,选拔任用中层干部138人,其中党员78人,35岁以下年轻干部11人。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杨虎勇同志在疫情防控、积石山6.2级地震救援等重大任务中表现突出,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于2024年10月被州委任命为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全院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优秀人才、甘肃省卫生健康行业骨干人才、甘肃省卫生健康行业优秀青年人才、甘肃省青年卫生健康人才、享受甘肃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津贴、甘肃省名中医、临夏州名(中)医等各类人才21人,其中党员18人。2024年,全院有23人获得省级技能大赛荣誉、52人荣获州级技能大赛荣誉,其中党员61人。

强化制度建设,促进规范管理。

创新“党务查房”制度,促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每季度确定查房重点,由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分别带队,深入临床一线,通过“查、听、访、评、督、改”六个环节,既查党务又查业务,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和院党委工作安排在基层得到有效贯彻落实。根据《全国公立医疗机构行风管理核心制度要点(2024年版)》,制定完善行风管理28项核心制度,涵盖重大事项决策、医疗服务流程、医护人员操作规范、医疗质量监控、医院安全管理等各个层面。修订完善《临夏州人民医院党支部参与科室重要事项决策制度(试行)》,党支部参与科室党的建设、业务发展、人才引进、薪酬分配、职称晋升、评先选优、设备配置等重要事项的决策,不断形成用制度管权、用流程管事、用责任管人、用数据治院的运行机制。开展学制度用制度专项活动,构建“排查-整改-验收”全链条管理机制,剑指制度“空转”顽疾,以制度之力重塑医疗服务新格局。

一是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紧紧围绕全州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大局,结合医院实际,积极探索形成有医院特色的党建与业务融合模式,实现党建工作与医疗业务同频共振、相互促进,通过党建引领,在医院管理创新、医疗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提高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以多种形式精准引进高层次人才,全面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持续加强高层次医学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培养,积极培养既懂业务又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形成以人才推动学科、深化医教研协同发展的局面。持续加强双培养工程,努力把医疗专家、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等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医疗、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结合医院实际支持党支部联合医院55个州级医疗质控中心开展主题党日党日活动,与各县市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建立党建结对关系,一边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业务水平,一边在下基层过程中提升党性修养,发挥党员业务骨干引领作用。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党员,及时表扬和奖励,激励更多的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党员队伍,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和全州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