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的马女士于三年前开始有腰部及右腿的持续疼痛,尤其是右侧下肢的疼痛更为明显,虽然卧床休息可以暂时缓解疼痛,但长时间的坐立又会使症状复发。为了缓解疼痛,她长期依赖口服营养神经和止疼药物,但效果逐渐减弱。一次搬重物后,她的腰痛和右下肢疼痛加剧,伴随着右下肢后侧的麻木感,仿佛有一根“筋”从臀部延伸至足底,每当抬腿时,痛麻感更是明显加剧。
在尝试了针灸、输液和理疗等方法后,马女士的症状仍未见好转。她转诊至我院通过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为腰5骶1椎间盘突出,疼痛科范智魁副主任医师经过详细检查和影像资料分析,为她实施了“脊神经根射频调节+椎间孔硬膜外镇痛液再通术”。手术后,马女士的疼痛立即得到缓解,能够正常下床活动,第二天起麻木感显著减轻,术后第三天行走已无不适,最终她满意地出院。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成因:
腰椎间盘位于两个椎体之间,由坚韧的纤维环和柔软的髓核构成。随着年龄的增长、长期的劳损或外伤,纤维环可能会发生退化、破裂,导致髓核从破裂处突出,压迫邻近的神经根或脊髓,从而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症状表现:
• 腰痛:这是最常见的症状,通常由于椎间盘突出刺激了外层纤维环及后纵韧带中的窦椎神经纤维所致。
• 下肢放射痛:疼痛从臀部开始,沿着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放射至足部,常伴有麻木感。
• 间歇性跛行:患者在行走时,随着行走距离的增加,腰背痛和下肢麻木感会加剧,但休息后症状可得到缓解。
• 严重症状:若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到马尾神经,还可能导致大小便功能障碍。
诊疗规范: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
★保守治疗:
• 药物治疗:包括止痛药、消炎药和营养神经药物,有助于缓解症状。
• 物理治疗:如牵引、按摩、针灸、理疗等,能够减轻疼痛和肌肉紧张。
• 微创介入治疗:如脊神经根射频调节和椎间孔硬膜外注射,通过调节神经根的敏感性或注射镇痛液,迅速缓解疼痛。
★手术治疗:
• 适应证:适用于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神经压迫症状(如肌力下降、大小便功能障碍)的患者。
• 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如椎间孔镜手术、射频消融术等。
神经根射频调节与椎间孔硬膜外注射:
在马女士的治疗案例中,范智魁采用了“脊神经根射频调节+椎间孔硬膜外镇痛液再通术”,这是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方式,具有以下优势:
• 创伤小:无需开刀,仅通过穿刺针进行操作。
• 恢复快:术后疼痛立即缓解,患者能够迅速恢复正常活动。
• 效果显著:通过调节神经根的敏感性,减轻神经压迫症状,同时注射镇痛液,进一步缓解疼痛。
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症状较重但尚未达到手术指征的患者,特别是那些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对手术治疗有顾虑的患者。
结语:
尽管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疾病,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通过马女士的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微创介入治疗如神经根射频调节和椎间孔硬膜外注射,同样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病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果您也有相关的腰腿疼痛的情况可到临夏州人民医院门诊五楼疼痛科咨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