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多一点”暖心行动】穿越寒冬,一切为了孩子
发布日期:2024-12-24 17:59:0444
凛冬守夜,谁在点燃篝火,让人间值得?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今年入冬以来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轮状病毒、“甲流”等纷至沓来,许多儿童出现高热不退、全身乏力、嗜睡、头痛、肌肉酸痛、咽痛、流涕咳嗽、恶心呕吐、肚子疼等症状,严重影响到孩子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前来州人民医院就诊的患儿呈上升趋势。自11月初至目前,儿科持续多日单日门诊量超300人次,单日住院患儿超30余人次,门诊观察室开展皮试、输液、雾化、肌注、采血等治疗日均超过350余人次,病床使用率持续走高,夜间接诊量更是居高不下,最多时达80人次。针对呼吸道疾病高发、发热患者急速增加、儿科门诊就诊压力加大的情况,医院多措并举,积极应对,合理调配医疗资源,优化接诊能力,强化儿科诊疗服务,最大限度保障患儿就医需求,积极应对季节性流感。  

强化组织领导  勠力同心保救治

  流感爆发以来,院党委高度重视儿童流感防控救治工作,密切关注流感动态,积极制定应对措施。党委书记马丁援、党委副书记、院长安永东在党委会、院长办公室、周例会上多次强调防控儿童流感救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安排部署防控各项任务,统一全院思想。党委委员、副院长魏学全下沉儿科调研推进,了解患儿挂号、排队、检查检验、收住院及危重症患儿绿色通道等情况,协调解决诊疗过程中的实际困难。组建院内医疗救治专家组,健全院内会诊机制,对全院危急重症患儿救治工作进行业务指导,促进冬季流感防控工作顺利推进。

扩充资源,应治尽治

  制定《临夏州人民医院儿科应对季节性激增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收治调配方案》,完善儿童呼吸道疾病救治工作预案,每日对收治患儿诊疗情况进行检测和数据研判,根据门急诊就诊量,优化就诊流程,整合资源,合理安排,通过采取门急诊挂号不限号、增加诊室、延长门诊时间、增加临时输液椅等措施,做到应收尽收。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儿科开设了夜间门诊,从每日18:00至22:30,增加护理人员,统筹合理安排高年资专家、中青年骨干出诊,做到每日“老中青”结合,充分保障患儿就诊需求及医疗质量安全。为了让所有该住院治疗患儿能快速住院,实行预约住院,留取患儿信息及联系方式,床位腾出后按顺序及病情轻重联系患儿及时给予入院治疗。一病区、二病区各扩增床位20张,加上PICU床位23张,儿科每日总共收治患者达156人,平均每天出入院20余人次,孩子们此起彼伏的哭声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减少了,得到了患儿家属的一致好评。

  加强资源调配  提升救治水平   医务科紧急抽调3名医生支援儿科,协调检验、放射、超声、药房等科室主动加入延时服务队伍中,同时加强就诊患儿监测,建立应急报告与处置制度,对出现流感样症状且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积极做好冬季流感病例的采样监测工作,全力保障流感防治科学、迅速、高效进行。门诊部进一步优化诊疗服务流程,做好门诊排班就诊信息公示,落实线上预约挂号诊疗服务,简化就医流程,推行人性化服务,确保患儿就诊医疗服务保障。药剂科增加抗病毒、解热镇痛、中成药等流感用药品种及储备量。总务科下大力气解决了儿童病区一楼和二楼因通风引起的保暖不足、温度偏低问题,研究加装47组风机盘管机组和3个自动感应门,增强候诊大厅供暖效果。设备科积极做好器械、设备、耗材配备工作,对应急贮备物资进行清点,储备不足的紧急采购,做好物资保障工作。

加强人员培训   做好应急功课

  院级层面在最短时间内组织儿科、新生儿科、感染一科、感染二科、呼吸科等相关科室参加国家发布的呼吸道疾病最新诊疗指南学习,儿科全体医务人员积极参加甘肃省儿科质控中心线上培训,和全省各地区儿科同道一起分析呼吸道疾病病原体的检出趋势,从“甲流”、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各类流感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预防措施尤其是重症流感早期识别和处理等方面进行再学习。儿科主任李丽亚、PICU主任尹怀远、儿科副主任陈建萍分别以《甲流的防治》、《诺如病毒感染诊断和治疗》、《儿童流感和诺如病毒感染诊疗要点》为题,为流感患者救治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明确诊疗流程,提高协同防控意识及救治能力。加强对门诊住院患儿及家属的科普宣传,利用患者交流群、发放健康手册等,帮助大家正确认识流感,减少恐慌。

提高接诊能力 保障就诊需要

  “孩子夜里2点突然发高烧,烧到39.9度,喝了点安儿宁后温度降了下来,过了几个小时又烧了起来,天没亮就抱着来州医院了。”一位患儿妈妈说。

  “最近一段时间门诊量一直居高不下,翻了两倍左右,我们科室全部上岗上线,连退休返聘的王国庆等专家也坚守岗位,中午有些时候看到13:00左右才能把排队的患儿看完”,儿科医生赵国平说。

  今年的流感病毒好像比往年更猛烈,今年的儿科医务人员也比以往更加忙碌。“小朋友,看着我,张大嘴,喊‘啊’。”“好,特别棒,再让我看看小手。”“我再来听一下,使劲喘气,再喘气。”......诊室里,医生接诊、询问、诊断、开药,前来就诊的患儿高烧不退,其中不乏急危重症,还有不少是3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很难描述身体感受,混杂着家长的焦虑与不安,医护人员除了救治源源不断的患儿,还要安抚家属情绪,工作量骤增。随着患儿增多,科室班次由8小时调整为12小时,全体医护人员在科主任带领下“连轴转”,没有推诿过一例患儿。医生、护士们快步从病房这头穿梭到那头,手脚麻利地给患儿扎针、发药、输液、换床、观察病情......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这段时间,护士早晨7点前就到科室为患儿抽血、建立静脉通道,为尽早治疗争取时间,医生利用夜间完善病历,及时为出院患儿办理相关出院手续,最大程度缓解就诊高峰带来的医疗挤兑,让更多患儿能够得到及时救治。为了方便解决患儿高烧、抽搐、急性喉炎等症状需求,儿科部分医生在工作之余24小时在线云直播问诊,通过线上答疑,为患儿家长们提供专业规范的诊疗建议。儿科全体医务工作者坚守岗位,克服困难,确保患儿“应诊尽诊,应收尽收”,齐心协力守护患儿生命健康。

  “目前,冬季各类流感呈爆发趋势,对于孩子来说,家长一定要注意平常的防护,注意室内环境卫生,保持好室内通风,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勤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少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去。如果孩子出现发烧或者高烧不退,浑身酸痛这些状况,要及时到我院就诊,特别是高热、呼吸困难、头痛、呕吐、抽搐等。”儿科主任李丽亚说。

  儿童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这个冬季,儿科团队用他们的行动和仁爱,诠释了博爱精神,再次成为让人温暖和安心的力量。州人民医院将以“十个多一点”暖心行动为契机,持续加强流感监测预警,持续提升救治能力,强化儿科诊疗服务,最大程度保障患儿就医需求,全力做好季节性流感防治工作,保障全州患儿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