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卫建委、省中医药管理局下发《关于通报表扬甘肃省优秀护理团队和优秀护士的通知》,州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护理团队及神经内科马晓蓉、创伤骨科车明明、特需病区汪晓娟3名同志榜上有名。
院党委希望受表扬的团队和护理人员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再创佳绩。全院广大医务工作者要以受表扬的集体和个人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心同德,砥砺奋进,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更加精湛的技术水平,为全州各族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便捷的护理服务,为推动全州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胸有成竹才能心力强大-心胸外科护理团队
心胸外科护理单元共有护理人员14名,其中主管护师8名,护师5名,护士1名。科室年出院1340人次,手术700台(其中心脏手术150台、胸科150台、肿瘤外科手术400台)。心胸外科领域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尤其是重症胸腹联合伤、主动脉夹层等手术风险高,对护理人员要求非常高,需要知晓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心肺复苏、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心脏导管心胸外科特殊护理技能,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应变能力。日常护理中,她们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疼痛程度、心理状态等变化,根据医嘱和护理计划,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准备、术后护理、导管护理等,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对于面临恶性肿瘤和重大手术的胸外科患者,她们注重加强人文关怀,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解释疾病性质、治疗方案和康复过程,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和治疗信心,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心胸外科护理团队紧紧围绕科室“十四五”发展目标,在固“三基”、抓“三严”基础上,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积极学习推广新型护理技术、护理模式和护理理念,大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为患者固定胸带、指导进行有效呼吸、翻身拍背、鼓励有效咳痰、指导双腿下肢静脉血栓运动操,为带胸管患者安装“寸带”、为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指导抬高患肢做足背屈伸运动、指导主动脉夹层患者开展上下肢功能锻炼并讲解按时服用降压药物的重要性等,给科室技术发展和医疗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护理支持。
近年来,心胸外科医师团队先后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业务,护理队伍积极配合,开展护理技术攻关,熟练掌握新技术、新术式、新疗法的专科专病护理,从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安全管理、健康教育、病情观察、并发症处理、疾病预见性护理等方面提供了优质、安全、有效的护理保障。面对一系列瞬间夺命的急危重症,大家敏锐观察、迅速判断、果断处置,个个练就过硬本领。在繁重的护理工作中,她们一遍遍教患者如何正确呼吸,一次次为患者固定散开的胸带,周而复始地为患者拍背鼓励咳嗽,有时候鼓励患者咳痰时被喷了一身,大家都调侃为“沾光”,但她们没有丝毫嫌弃抱怨之意,一如既往,初心不改,形成了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良好工作风气。面对重大突发性事件,她们迅速反应,默契配合,共同应对挑战。她们注重团队间的沟通协作,定期开展护理例会,分享工作经验和心得,总结工作中的得失,共同提高护理水平。她们还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培训和竞赛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她们在忙碌的医疗战线上,用心血和汗水守护者每一位患者的生命与健康,以卓越的专业素养、无私奉献精神和高效的团队协作,赢得了患者和同事们的一致赞誉。荣获全省优秀护理单元,是对她们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也是对她们未来工作的激励和鞭策。
奋斗永似少年时——州医院省级优秀护士
马晓蓉,大学本科学历,主管护师,神经内科护士长。她在工作中把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有机融合在一起,致力于让每位护士在科室内都能找到最佳位置,成为“主角”,进而积极地投身到科室工作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智慧,让护士们紧紧团结在神经内科护理单元大家庭中。
车明明,大学本科学历,主管护师,创伤骨科护士长。参加工作至今,她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病患服务的思想,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及服务水平,促进骨科护理水平整体提高,是当之无愧的优秀护士。
汪晓娟,大学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产科特需病区护士长。在近20年的职业生涯中,她的双手迎接过无数呱呱坠地的新生命,抢救过无数病情危重的孕产妇和婴儿。她始终秉承南丁格尔精神,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用爱心呵护母婴平安,用专业守护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