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医术高明的产科医生,她以新时代模范的敬业精神,妙手除沉疴,为患者纾危解困,用爱心践行医者仁心,她就是2024年度“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临夏州人民医院副院长、院工会主席、产科主任杨发萍。
杨发萍,主任医师,甘肃省免疫学会生殖免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甘肃省围产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临夏州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主任、临夏州产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临夏州围产医学会主任委员。擅长产科急危重症的管理和救治,孕前及孕期优生咨询与管理,对处理各种难产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主持完成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1项,州级科研1项,发表论文数11篇,多次承担县乡级妇幼骨干医师培训和临夏州农村妇女“两癌”康复技能培训任务。先后荣获甘肃省“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全州劳动模范”、“全州优秀科技工作者”、“临夏州第七批拔尖人才”、“甘肃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甘肃省优秀医疗队员”、“临夏州人民医院先进科主任”等诸多荣誉。
仁心仁术成就大医情怀
从医近30年来,她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对工作保持旺盛的精力和热情。多少个节假日,人们漫步在田野,享受着大自然芬芳的时候,她和同事们一起忙碌在病房,直到夕阳退去最后一道余晖;多少个繁星闪烁的夜晚,人们舒适地闭上疲倦的双眼,她却奋斗在手术台上迎来东方第一道曙光;多少次刚刚端起饭碗,被一拨拨电话叫到病房,连续工作通宵达旦;她平易近人,为人谦卑,做事低调,对待病人一视同仁,从不分远近、贫贱,全心全意救治病人,尽心尽力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她像钢铁一样坚不可摧地矗立在临床一线,为无数病人解除病痛、挽救了生命,赢得了患者的尊敬和爱戴。
克己奉公无私奉献
在她的努力下,产科开设了温馨舒适的家庭式产休一体化病房、普通病区、待产区、分娩中心、产后盆底康复中心、产科急诊手术室,引进了飞利浦母婴中央监护系统、理邦母婴中央监护系统,GE彩超、美能达经皮黄疸监测仪、伟思盆底筛查治疗仪、麦澜德产后康复治疗仪、GEM3500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仪、妊高症风险筛查仪、孕期营养评估仪等一批先进设备。开设孕期营养门诊、高危妊娠门诊、妊娠并发高血压、糖尿病、早产等亚专科门诊及遗传咨询门诊,严格实施高危妊娠五色管理,有效降低妊娠风险和分娩风险,规范实施出生缺陷防控三级筛查,有效降低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的体质数。她积极参加各项业务学习和相关活动,坚持在妇产科临床一线工作,完成专家门诊大量工作,主持产科急危重症患者诊疗及疑难病例讨论。在专业岗位上,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作用,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注重学科建设、人才梯队培养,自觉担负起青年医生带教工作,把自己掌握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科室年轻同志,在技术和质量控制上严格把关,严格要求每位同志,同大家共同探讨科室的管理方案、管理制度,探索科室发展方向。产科在州内率先开展保留胎膜的剖宫产、紧急宫颈环扎、分娩镇痛、凶险性前置胎盘子宫重建及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等新技术,填补了州内多项技术空白,年完门诊量约4万人次,住院分娩约3400人次,手术1000多台,真正意义上把州医院产科打造成了临夏州妇产领域“拳头科室”,以实际行动带出了一支医德高尚、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专科队伍。虽然在专业领域她已成为“大家”,但只要一闲下来,她都会看文献、查资料、参加培训、论坛,了解妇产专业最新进展。作为一名科室负责人,她尽情展现了卓越的领导才能,科室内部精诚团结,互相协作,关心有爱,一片融洽的气氛让每一位工作人员心情愉悦,把产科当成了家,把患者当成了亲人,这群娘子军在她的带领下正红红火火开创产科的美好明天。作为全州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主任,她定期组织全州妇幼机构医护人员开展急危重症实战演练、学术研讨、技能培训,全力提升基层妇幼机构服务能力,为助力健康临夏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板荡识忠节,担当显情怀
作为分管业务的副院长,她坚决服从院党委的集中统一领导,党委和行政班子决策到哪里,她就跟进到那里。新冠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她带领临时组建的医护团队赴广河县、临夏县定点医院开展医疗救治支援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救治任务。积石山县6.2级地震发生后,她第一时间赶到单位,坚守在临床一线,哪里有病人她就出现在那里,每天深入临床抓落实,组织医务科及临床科室人员,分析研究病情,筛查病人情况,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救治方案及措施。期间先后对接6支国家和省上医疗队,建立完善院内救治体系,累计接诊灾区伤员和患者154人,使灾区伤员在黄金期内得到了最佳救治,她在每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救死扶伤的铮铮誓言。
聚焦提质增效,助力医院精细化管理提档升级
她在分管的门诊部、护理部、外科系统、药剂、院感、科研教学、工会工作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纠纷调处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在她的参与、推动下,出台了门诊手术、日间手术、四级手术奖励办法,制定围手术期管理实施方案、急诊手术管理制度等,全面加强手术管理,提升外科服务能力,保障医疗安全。持续提升护理服务能力,施行护理人员分层管理、护理人力资源动态调整,严格落实护理核心制度和责任制整体护理,运行品管圈、PDCA等质量管理工具,确保护理质量与患者安全。注重加强护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先后打造伤口造口、助产专科、糖尿病专科、PICC等特色专科门诊,提升护理服务与质量。同时,积极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坚持MDT联合门诊,实施网上体检预约服务,通过固定号源、弹性制排班、医技科室检查完成情况日通报、制定门诊医生考勤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等措施,提高患者服务质量和效率,用现代化创新管理理念促分管领域工作的提升。她总是率先垂范,奔走在临床第一线,安排部署、统筹调度,亲力亲为、事无巨细,以自身示范带领职能科室勇立潮头。助力医院成功挂牌西北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创建临夏州第一个助理全科医师培训基地,配齐教学设施,扩大招生规模,持续夯实医院科研教学软实力。她把服务临床、服务职工合法权益作为根本任务,在凝聚职工思想共识、动员职工建功立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深化工会改革创新等方面久久为功,使工会真正成为了州人民医院职工的“温馨家园”,2023年度职工满意度达80.27%,比上年度增加11.2%。
医者仁心,履职为民
作为人大代表,她努力提升自身履职能力和水平,依法履职尽责,参加省人代会7次、省人大常委会会议29次、资格审查委员会会议6次。她利用一切机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主动倾听群众心声,及时了解民情民意,先后提出了关于在城镇妇女中免费开展“两癌”筛查和扩大医疗救助范围等高质量意见建议8条,展现了新时代人大代表的责任和担当。
回顾30年来的历程,她感觉无论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当初为什么启程,始终坚守纯净的内心;无论走得再累,都必须始终保持对专业丝毫不减的激情;无论飞的再高,都不能减少对浩瀚医学的敬畏;无论面对怎样的诱惑,都始终恪守着‘一个人、一件事、一辈子’的执着与专注。